居家期間,你會做些什么?平心靜氣,不要焦慮,不妨選一本好書,慢慢閱讀?!鞍俦竞脮湍阕x”活動第33期書單,希望能給你的閱讀提供一些參考。
本期推薦書單中,有新晉魯迅文學獎得主董夏青青的短篇小說集《科恰里特山下》;有茅盾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劉震云的扛鼎之作《一句頂一萬句》;有帶你思考如何看清當前繁復國際局勢的《大國領導力》;也有啟迪我們反思生命的《活出生命的意義》。
閱讀是一粒種子,也是一縷陽光。居家的日子,讓我們用閱讀充盈自己,每一天,都不虛度。
洞見祖國的大好河山
《科恰里特山下》
作者:董夏青青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這部小說集是新晉魯迅文學獎得主的作品。由11個內容相對獨立、又不乏勾連的短篇組成。故事均以世界最大的獨立緯向山系所在之地、廣袤荒涼的西域邊疆為背景,講述戍邊軍人與邊民卓爾不群的生命傳奇。全書仿佛一本當代的邊塞詩,閃著冰川的光澤,泛著邊地的寒氣。
中國版《百年孤獨》
《一句頂一萬句》
作者:劉震云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這是著名作家劉震云的扛鼎之作,也是他迄今為止最成熟最大氣的作品,2011年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小說前半部“出延津記”寫的是過去,后半部“回延津記”寫的是現在,一出一走,延宕百年。小說的敘事風格類似明清的野稗日記,語句洗練,情節簡潔,敘事直接,有汪曾祺和孫犁等前輩作家遺風。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構成言說的藝術,都能擰出作家的汗水。
“新幻想”的經典之作
《城與城》
作者:[英]柴納·米耶維
譯者:胡紹晏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作者柴納·米耶維是倫敦政經學院國際法學博士,以“新怪誕”風格奠定國際聲譽,是21世紀重要的奇幻作家。本書講了邊緣城市發生的一起看似普通的謀殺案。隨著調查的深入,案情竟牽扯出了緊鄰的禁忌之城……這是一次危機四伏的跨界之旅,一次無形的神秘之旅。
對自我人生的哲學審視
《人生哲思錄》
作者:周國平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本書選取最能代表學者周國平思想且表達精當的文字,分為122個主題,以簡單精悍的語錄形式,完整呈現周國平的哲學智慧和人生感悟。生死、苦樂、兩性、愛、美、孤獨、藝術、人性、親子、信仰、職業、讀書、寫作……人生方方面面,大事小事,周國平以哲學之心為你一一解答。
幫助小朋友感受跨文化交流
《中國兔子德國草》
作者:周銳/周雙寧
出版社: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本書講述了男孩愛爾安的系列成長故事:愛爾安是一個在德國出生的中國男孩,他的跨文化成長背景給他帶來很多困惑,也帶來很多快樂。從中我們能看到愛爾安怎么面對中國和德國的文化差異,怎樣和小伙伴溝通,怎樣創建學生社團等等。這本書仿佛是一部兒童成長百科。
收藏,尋找另一個自我
《收藏物語》
作者:[日]柳宗悅
譯者:歐凌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本書是“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作為日本民藝協會的創始人和首任會長,作者擁有數十年的寶貴收藏心得。他以一顆愛物之心,以及豐富的收藏經驗,將這些寶貴心得及精髓記入這些隨筆名篇,談論人為何收藏,收藏的好品味及壞品味,自己收藏經驗中的收獲等,構建了具有獨特意義的東方審美體系,探討了美的準則。
客觀中立分析國際局勢
《大國領導力》
作者:閻學通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該書借鑒中國古代哲學思維,提出了道義現實主義理論,認為國家實力的增減取決于該國的政治實力,而國家的政治實力取決于該國的政治領導力,政治領導力的核心是改革能力。這些觀點,是對各個國家在國際舞臺上不斷變化的一種新解讀,是對國際關系領域國家崛起的傳統學術理論的新挑戰。
幫助我們樹立科學的宇宙觀
《科學的歷程》
作者:吳國盛
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這是一部普及性的世界科學通史。以東方文明和科學技術對人類進步的影響為開端,以西方文明和科學的發展歷程為核心,同時探討了科學精神的本質和推動科學發展的力量。本書通過對科學家生平及科學發現過程簡潔而不乏激情的敘述,闡釋了每一次重要的科技進步在人類文明發展鏈條上的意義和價值,輔以大量精美插圖,生動地展現了人類在認識自然的過程中,自身宇宙觀、世界觀不斷深化的路徑。
怎么吃才更科學更健康
《你是你吃出來的》
作者:夏萌
出版社: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這是一本針對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痛風等慢病患者、亞健康人群,從臨床醫學角度提出營養治病調理思路和方案的臨床營養實踐類圖書。營養專家夏萌總結數十年臨床經驗,從營養學角度辨別診治多種慢病和亞健康的成因,破除營養認知誤區,深入淺出地剖析疾病的飲食根源,帶給慢病患者科學的營養指導。
一幅通往生命真諦的地圖
《活出生命的意義》
作者:[奧地利]維克多·弗蘭克爾
譯者:呂娜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本書作者、著名心理學家弗蘭克爾是20世紀的一個奇跡。納粹時期,作為猶太人,他的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氣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下來。弗蘭克爾不但超越了這煉獄般的痛苦,更將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結合,開創了“意義療法”,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見證。
本報記者 周新宇 整理
關注“書香重慶”微信公眾號,可在線閱讀